民间故事: 拒马河的来历

在以前涞水县有户人家。家中的儿子远在外地服劳役,只留下婆婆与儿媳玉香相依度日。婆婆性情强势,家中各类繁杂的家务活,几乎都一股脑儿地丢给了儿媳玉香。其他活儿虽说辛苦,但勉强还能应付得过来,唯有挑水这项任务,实在让玉香苦不堪言。 挑水的路途遥远而艰辛,需要翻山越岭。每天,玉香天不亮就得起身出发,一直到夜幕降临才能疲惫不堪地赶回家中。每次好不容易挑回一担水,玉香都累得筋疲力尽,双脚更是磨出了密密麻麻的水泡。然而即便如此,倘若挑回的水没能装满水桶,等待玉香的,必定是婆婆的严厉毒打。 某一日,玉香如往常...


在以前涞水县有户人家。家中的儿子远在外地服劳役,只留下婆婆与儿媳玉香相依度日。婆婆性情强势,家中各类繁杂的家务活,几乎都一股脑儿地丢给了儿媳玉香。其他活儿虽说辛苦,但勉强还能应付得过来,唯有挑水这项任务,实在让玉香苦不堪言。

挑水的路途遥远而艰辛,需要翻山越岭。每天,玉香天不亮就得起身出发,一直到夜幕降临才能疲惫不堪地赶回家中。每次好不容易挑回一担水,玉香都累得筋疲力尽,双脚更是磨出了密密麻麻的水泡。然而即便如此,倘若挑回的水没能装满水桶,等待玉香的,必定是婆婆的严厉毒打。

某一日,玉香如往常一样,挑着一担水艰难地往家赶。途中,迎面走来一位出家道人。只见这道人肩上扛着一个小小的行李卷,手中握着一只拂尘,一边走着一边气喘吁吁。道人瞧见玉香挑着的两桶水,顿时眼前一亮,走上前说道:“实在是渴死我了,姑娘能否行个方便,让我喝口水解解渴?” 玉香见道人干渴难耐的模样,心生怜悯,便说道:“您喝吧。” 道人毫不客气,搬过一只水桶,“咕嘟咕嘟” 一口气就喝掉了半桶水。

这可让玉香陷入了两难的困境。若是挑着剩下的半桶水回家,以婆婆那严苛的脾气,少不了又要遭受一顿毒打;可要是把水桶里的水倒掉,重新回去再挑一担,眼下这时间,即便拼尽全力,天黑之前也绝无可能赶回家。玉香思来想去,实在找不到解决的办法,急得忍不住哭了起来。

道人见状,关切地询问究竟发生了何事。玉香便将挑水的艰难,以及水不满回家定会挨打的情况,一五一十地向道人倾诉了一遍。道人听后,微微一笑说道:“这事儿不难解决,我可以帮你。” 说着,他从身上取下自己一直携带的拂尘,递给玉香,说道:“你把这拂尘拿去吧,到关键时刻,它会助你一臂之力。” 紧接着,道人又仔细地把拂尘的使用方法传授给了玉香。玉香满心感激,谢过道人后,手持拂尘,挑着剩下的一桶半水踏上了回家的路。

回到家中,玉香依照道人的指示,先把水桶里的水缓缓倒进水缸,随后将拂尘的柄横放在水缸沿上,让拂尘的毛竖直伸进缸里。接着,她伸出手轻轻地往上提了提拂尘,神奇的事情发生了,水缸里的水眼见着不断上涨,眨眼间,原本不满的水缸就被水填满了。看到这一幕,玉香满心欢喜。

一连好些日子,婆婆见玉香迟迟不去挑水,心中不禁感到十分纳闷。终于,好奇的婆婆忍不住走到水缸前查看究竟。只见缸里的水满满当当,而缸沿上却摆放着一只拂尘。这拂尘的杆子黑黢黢的,上边的毛也是脏兮兮的,让人看上一眼,心里就觉得腻歪。婆婆顿时火冒三丈,怒气冲冲地把儿媳叫过来,就是一顿劈头盖脸的臭骂,非要玉香立刻扔掉这只让人作呕的拂尘不可。玉香赶忙解释,说这拂尘是一位道人送给她的宝物,可固执的婆婆哪里听得进去,一边骂骂咧咧,一边伸手猛地将拂尘往上一提。

这一提,可不得了。水缸里的水仿佛开了闸的洪水,“哗哗哗” 地汹涌而出。汹涌的水浪势头迅猛,一下子就把婆婆冲得没了踪影。玉香见状,心中担忧洪水再冲走其他乡亲,毁坏田地,于是急忙扯过缸盖,盖在了水缸上,还一屁股坐在缸盖上,试图阻挡水流。然而,这水势太过凶猛,不仅没能被压住,反而越发汹涌,转眼间便流淌成了一条奔腾的大河。这条河,便是如今人们熟知的拒马河。由于水是从水缸里流出来的缘故,向外涌水的地方,形成了一个大大的圆坑。

关于这条河的名字,还有一种有趣的说法。有人认为,正是因为儿媳勇敢地拒绝了婆婆的无理要求,才有了这条河,所以最初它被叫做 “拒妈河”。只是在岁月的流传中,喊着喊着就变了音,慢慢地就叫成了如今的 “拒马河” 。



相关资讯